1. 首页 > 时代快讯

召回、换供、3C禁令:充电宝行业格局重塑“山雨欲来” 召回换发动机对车有影响吗

日前,民航局发出“3C禁令”,禁止携带无3C标识及被召回的充电宝上境内航班。相关部门针对充电宝的运用场景重拳出击,几乎让“3C认证”成为厂商的“保命符”。

财联社记者近日多方采访获悉,我国从2023年8月1日最初对充电宝实施3C认证管理,目前市面上或消费者手中仍存在等于数量的充电宝未取得3C认证,美团等一些主流共享充电宝平台提供的产品亦存在无3C认证标识的情况。

充电宝召回事件发酵多日,此前已有安克创新(300866.SZ)等厂商官宣与相关电芯供应商终止合作,而罗马仕、绿联科技(301606.SZ)等品牌的3C认证也有暂停……,一场由移动电源安全生态引发的行业格局重塑已然开启。

多位受访者认为,召回事件以及民航局的“3C禁令”将推动行业加速出清不合规产品,一方面促使充电宝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一方面将重塑此前由安普瑞斯主导的国产充电宝电芯市场格局。“缺乏全步骤品控能力的品牌将在新一轮监管收紧中面临更大淘汰风险。未来行业的安全底线将回归于‘自建产线+供应链透明’的要求途径。”头豹研究院解析师廖添宇给财联社记者表示。

“3C禁令”重击充电宝主要运用场景

民航局日前发布的“3C禁令”紧急通知,收紧了对充电宝的航空安全管控,目前国产多地机场已明确将按相关规定实施。

财联社记者近日在广州一些主流商圈、会议展馆看到,美团、街电、小电、倍电等的共享充电宝平台中,仅小电、倍电提供的充电宝产品有3C标识。记者自己购买的3款充电宝中,仅2024年8月份购买的一款某主流品牌的充电宝有3C标识,其它两款均是在2020年前购买,无3C标识。

实际上,我国对充电宝产品的3C认证管理是从2023年8月才最初。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2023年3月14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决定对电子电器产品运用的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移动电源以及电信终端产品配套用电源适配器/充电器(以下统称新纳入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管理”,标准“自2023年8月1日起,指定认证机构最初受理新纳入产品CCC认证委托” ,且“自2024年8月1日起,未获取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在其他经营活动主题中运用”。

某充电宝品牌内部人士李为告知财联社记者,移动电源的3C认证标准,是去年最初正式纳入强制管理范畴的,因此目前消费者运用的很大一部分充电宝产品都没有3C认证。

据他说明,移动电源作为由多部件组成的整机产品,其3C认证包含两个层级,一部分是核心部件合规,包括电芯在内的全部主要零部件均需通过3C认证;另一部分是整机全面测试,产品组装完成后须通过循环寿命测试、跌落防护测试等多项检测,确保符合国家3C认证要求。

性能不断提升、屏幕增大、5G普及,均显著增加了手机的能耗,加之运用频次越来越高,让手机用户普遍存在“续航焦虑”,也让充电宝有了市场空间。而民航局此次的禁令,恰好“击中”了这个产品最主要的运用场景,对厂商和行业的影响可想而知。

针对部分厂商的3C认证被暂停,李为透露,3C认证暂停并非是撤销,暂停等于于临时的生产销售禁令,并非证书失效。暂停期间,产品不得出厂、销售或出口国外,公司在限期内通过审核后即可恢复证书效力。

不过,在他看来,充电宝行业的这场风波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涉事供应商的这款电芯已经在市场流通了3年左右了,出现爆炸等情况是因为时间上到了产品安全的临界值。”

供应链失序竞争反噬自身

因在民航客机上发生爆炸事件,罗马仕充电宝安全性引起市场关注。舆论发酵后,罗马仕方面表示将召回约49万台产品;随后安克创新亦官宣,在全球范围内召回共计超过180万台产品。

深究行业这场充电宝安全危机的根源,业内人士认为可归结为低价内卷。

2024年,安克创新毛利率高达43.67%,绿联科技企业毛利率则为37.38%,在产品低售价、品牌商高毛利之下,供应商的产品质量成为“不也许三角”中的一角。

廖添宇给财联社记者表示,“根据大家的长期研究数据,充电宝的主要安全风险集中在运用低价电芯与代工品质不可控两个方面。锂电池电芯成本占比通常超过50%,大家观察到,部分品牌如罗马仕、安克等为了压缩成本将生产外包向中小代工厂,并运用低价电芯与简化隔膜结构,显著削弱了产品的热稳定性与安全冗余。”

廖添宇进一步表示,另据近年下半年市场的跟踪统计,在售价200元以下的机型中,起火、爆炸事故呈现集中爆发态势,尤其在部分未明确溯源的电芯批次中表现更为突出。电芯不过关、BMS缺陷、隔膜厚度不足,是当前事故高发的主要诱因。

具体来看,罗马仕召回公告中提及“电芯原材料来料原因”;安克创新则直言“供应商未经批准的原材料变更也许导致隔膜绝缘失效”。

在这场电芯引发的充电宝安全风波中,多位受访者给财联社记者提及了安普瑞斯(无锡)有限企业(简称“安普瑞斯”)。安普瑞斯由美国安普瑞斯全资子企业和无锡产业发展集团有限企业共同出资组建,主要从事消费类锂离子电池及其部件的生产销售等业务。

李为告知财联社记者,安普瑞斯在业内属于实力较强的充电宝电芯供应商,辉煌时期,安普瑞斯在充电宝电芯领域的市场占有率或超过90%。根据公布信息,除罗马仕、安克创新外,其还为小米、绿联、倍思等多家头部移动电源品牌提供过电芯。

对于此次风波,倍思方面告知财联社记者,“大家自查倍思过往及在售充电宝产品,未运用行业提及的风险批次电芯。”

安克创新企业人士则给财联社记者表示,市场听说的相关供应商私自更换电芯材料的信息属实,目前企业已经终止与涉事电芯供应商的所有合作,问及暂停生产会否影响生产,该人士表示“企业并非只有一家电芯供应商,且拥有较强供应链管理能力,生产受影响较小。”

供应链失序背后,或仍与价格相关。真锂研究院创始人墨柯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当前这一轮危机,对于充电宝厂商而言,也是壹个警示。利用采购话术权优势,不断压低电芯的采购价,供应商又不愿意失去单子,没办法只能用次一点的材料,最终反噬的还是品牌自身。此次事件有益于行业将来的规范和健康发展。”

行业巨震下哪些厂商将受益?

从供应链的角度来看,受召回事件影响,安普瑞斯无疑将丢失大部分市场。

墨柯认为,该情形下,珠海光宇、力神、ATL等传统电芯厂商有望受益。“召回事件或使更多的充电宝厂商意识到要挑选大厂产品。”